——访森林经营专家、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客座研究员邬可义中国绿色时报11月1日报道(记者陈永生王钰)2009年9月,森林生长、近自然育林、森林可持续经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森林生长研究所前所长海因里希施皮克尔第一次来到黑龙江,带来了德国的近自然育林理念。此时,我国知名森林经营专家、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客座研究员、时任哈尔滨市林业局副局长邬可义已自主开展森林经营11年有余。一边是根据实际经验作出的判断,一边是长期形成的理论体系,经营的思路与方向不谋而合,双方的争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当本土经验遭遇外来理念,他山之石如何攻玉?改变,从剃光头到以留定伐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有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已经非常严重。
在邬可义看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采伐方式和采伐对象出了问题。森林不怕砍,关键是砍什么留什么。
邬可义说,以往的理念并不注重培育,而是优先挑选质量好的林分和林木进行采伐,甚至广泛采取剃光头的方式,使大量正处于生长期的中幼龄林被采伐,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些残次树,森林的价值也就越来越低。1998年,邬可义调任哈尔滨市林业局副局长,开始在下属的山河、转山和丹清河3个林场实施森林经营。
我希望通过培育森林来获取木材,而不是通过破坏森林来获取木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否则只能越采越坏。邬可义说。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在立地条件、水热条件和树种结构等方面都有优势,与德国的自然条件不相上下。
然而,德国的森林面积仅为黑龙江的56%,森林蓄积量却是黑龙江的2倍有余,公顷蓄积量和公顷年生长量分别是黑龙江的3.9倍和2.5倍。为改变越采越坏的困境,邬可义提出以留定伐,即以育林为主要目的进行密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把质量好的林木保留,伐除残次树,为优势树留出生长空间。这样的经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10年,3个林场森林经营实验示范区的林分增值资源和贬值资源株数比由6:4变为9:1,林分的平均净生长率由1.9%提高到4.3%,年均生长量由每公顷2.3立方米提高到6.2立方米,平均蓄积量由每公顷96.6立方米提高到136.8立方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争论,从目标树到全林经营我的方法来自经验总结,后来施皮克尔教授来到黑龙江,发现我的做法和他们的近自然育林理念相吻合,我们的思路就开始相互融合。邬可义笑言,每次见面,我们几乎都要吵架。在邬可义看来,林业是一门经验科学。
德国经过多年实践,森林经营各方面都已成熟,只需按部就班推进,而我国森林经营刚刚起步,德国的部分经验并不适应我国国情,不能完全照搬,要吸收理念和合理技术,与我国现有的模式相融合。以林下割灌为例。最初,施皮克尔不赞成林下割灌,因为德国的森林98%都是人工林,林龄整齐,只需在终伐期的前20年左右关注更新即可。而我国东北地区大多是天然林,林龄复杂,随时可能天然更新。
天然林要自然更新,就必须控制林下杂灌盖度。在目标树的选择方面。
德国的操作模式是只关注目标树,在每公顷林地选择100棵左右的目标树,将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伐除以保证目标树的生长空间,其他的保留木则不予关注。这是因为德国劳动力成本非常高,每个工人每小时工资约30欧元,木材市场也不如中国,只有大径级材才能获得收益。
而我国木材短缺,小径材、残次材都能获益,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为此,邬可义提出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既吸收德国经验的精华,伐除干扰树释放目标树的生长空间,同时兼顾全林生长,对其他的有价值的保留木也进行修枝,并适度伐除其干扰木和其他贬值林木,通过抚育提高全林生长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抚育采伐不断获取收益,也能安排职工就业。
同时,由于人工林生长均匀、林木间距固定,德国在目标树的选择上有固定标准,如针叶林的目标树间距为目标胸径的15倍。而天然林生长并不均匀,很难真正在某个距离上找到合适的目标树。邬可义选择了群团保留的方式,当一定范围内没有可作目标的树时,就把2-3棵距离非常近的树作为群团目标全部保留。
德国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对每块林地的经营时间和方式都有明确计划,而我国在传统的小班作业过程中,遗漏了很多条件很好的林地。邬可义与河北省木兰林管局一道,创新性地开展了全流域经营实践,以流域为单元,流域内的每一块林地按照植被状况和培育目标,宜造则造、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封则封。如此一来,每一片林分都得到了抚育,每一棵树木都创造了好的生长环境,每一块林地都能发挥效益,从而使林地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未来,目标是可持续经营什么是近自然经营?邬可义告诉记者,近自然经营的要诀是,遵循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利用自然力量,模拟自然形态,通过人工干预,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的森林。
首先要读懂,读懂以后才能找到经营方向。邬可义说,所谓读懂,包括森林的起源、水热条件、演替阶段、树种选择、树种配置、立地选择、未来目标等多个方面。
以天然林为例,首先要区分实生、萌生或实生萌生混合林,对实生林采用目标树经营、萌生林采取转化经营,即在保持森林环境的同时通过疏伐降低郁闭度,促进优质树种天然更新,尽快形成二代混交林。读懂森林后,最重要的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邬可义认为,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首先要通过普查把质量最好的林地找出来,优先经营利用,从而培养出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森林。
优质林地培养出优质森林,整个森林环境就会改善,局地降雨、空气湿度、涵养水源能力增加,从而带动质量较差的林地出现天然更新,形成正向的森林演替。对于质量较差的林地,邬可义建议通过人为干预建立种源区块,加速自然分布速度,促进树种结构调整。
开展近自然经营能取得什么成果?邬可义对此信心满满:如果从现在开始做,只要30-50年,我们的森林就可以恢复。因为现在森林的大骨架还存在,树种结构还没有发生变化,森林大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破坏,有恢复的基础。
对于我国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邬可义直言,当前的林学理念需要更新,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同时,很多作业工人缺乏必要的林业知识,又缺乏技术工人指导,存在抚育作业无序的现象。应尽快对理念、技术和政策、法律进行调整,提出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决策的专家参与度。
如今,本土化的近自然经营理念已在黑龙江、河北、山西多地推广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是一种财富,是可再生资源。德国以我国黑龙江省一半的森林面积创造了全国5%的国内生产总值。
只要经营方法得当,森林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邬可义说。
本文来源:开云电子(中国)官方网站-www.tenchimuchiko.com